湖南日报10月10日讯(通讯员 易姣 廖心玲 刘思懿)10月9日,湖南文理学院合成生物产业学院名誉院长张友明院士学术报告会在学校艺术中心举行,此次报告会是该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合成生物产业学院、医学院500余名新生的“大学第一课”。
张友明院士报告的主题是“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技术推动生物科学发展”,他从“新工科”的概念开篇,指出合成生物学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工科核心领域,融合了生命科学、基因工程、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是培养创新型生物制造产业人才的关键学科方向。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Red/ET、CRISPR-Cas等基因编辑核心技术,并结合人源化动物构建、肿瘤靶向治疗、绿色农业固氮菌剂研发等鲜活实例,生动阐述了合成生物技术在医药、医学、农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突破。张友明院士鼓励青年师生要立足学科交叉,聚焦产业需求,为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张友明院士系德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级人才,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岳麓山实验室研究员。他长期从事DNA分子改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研发,由其发明的基因编辑基石技术-Red/ET重组工程和直接克隆是基因工程领域的里程碑,已成为DNA大分子和基因组遗传改造的必备技术,也是为数不多的中国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底层基因编辑技术。
据悉,自2024年担任湖南文理学院合成生物产业学院名誉院长以来,张友明院士深度参与学校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科研平台共建、关键技术突破及人才培养,成为该校在合成生物产业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外部学术力量,体现了他对家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无私情怀。
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友明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参与推动该校成立湖南省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学院,助力该校获批湖南省首个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及硕士研究生招生。同时,作为山东大学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他致力于推动两校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跨区域合作,通过共建常德研发基地,实现两校在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同频共振,该基地已累计完成4000平方米实验室场地改造及6500万元建设经费,并正式投入使用,发展势头良好。
责编:杨斯涵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